彈琴談情-高雄在地古琴家黃鴻璋老師

【記者葉璟頤/高雄報導】古琴是…

【記者葉璟頤/高雄報導】古琴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位列「琴、棋、書、畫」之首。「高山流水」、「知音的故事」,使伯牙與子期誠摯的友誼流傳千載;以及《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孔明氣定神閒地焚香操琴,嚇退司馬懿,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古琴的意義與價值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樂器,古琴音樂的文化內涵也遠遠超出了音樂的範疇。在古代著名的文人琴家有孔子、俞伯牙、司馬相如、嵇康、白居易、歐陽修、蘇東坡、宋徽宗等。

懂古琴的人本來很少,加上古琴在公眾場合演奏的次數及訊息不多,致使大眾對古琴不甚認識與了解。很多人把古箏和古琴混為一談,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樂器,其美學也截然不同。古琴本不是一種普及性的樂器,更多的是作為喜愛中華文化人士的一種雅好。非常幸運的是,在高雄就有幾位知名的古琴老師,今天記者很榮幸採訪到在勞工大學教授古琴課程多年的古琴家黃鴻璋老師。

黃鴻璋老師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系,是高雄在地人。比較特別的是黃老師本身並非一開始就是音樂科班出身,他原來從事化工相關行業,由於喜愛中華文化,除了古琴,黃鴻璋老師的書法、水墨畫、篆刻等亦相當出色;從化工行業成功轉型為文化事業,可說是將興趣與事業結合,一路走來也將近20年的時間。黃老師提到古琴文化自古以來就是小眾巿場,也許與古代中國能彈琴的都是菁英份子有關。

在清代晚期維新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譚嗣同,在清兵到他府上準備逮捕他時,他早已彈琴等候多時;再早個一千多年,西晉的嵇康因得罪鍾會,在被處以死刑之前,要求在行刑前在刑場上彈古琴曲廣陵散後引頸就戮、廣陵散從此絕響。

熱愛古琴文化的人士在氣質與性情上也與眾不同,對於「雅」、「正」特別的要求,因為彈琴是為了修練自己的性情,並非為了取悅他人。古琴在文革期間因著它的歷史地位與定義遭到打壓,在當時有幾位琴人寧可選擇自己結束生命也不願屈服當權派,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才開始恢復古琴演奏活動。

黃鴻璋老師除了一對一授課,在高雄勞工大學也開有古琴彈奏班。黃老師將於今(2018)年11月8日及11月9日,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主辦的青年經學研討會、以及大陸國際書院與經學研究所合辦學術研討會的開幕典禮中,進行古琴演出,歡迎有意對古琴文化作進一步了解的民眾前往觀賞。